第二节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对于防止腐败和反对腐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新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盛衰兴亡。
1.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毛泽东对此做了高度的概括:“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在这里概括的三大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民主集中制的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些优良作风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但它们的共同之点,就是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从而使党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血肉联系。
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问题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都是围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展开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离不开人民群众。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同人民群众相结合。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指导群众实践,引导群众前进。而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如果离开群众实践和群众经验,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
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党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我们的党和党员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否则,就会危及人民的事业,使党脱离群众。毛泽东用“天天洗脸”、“天天扫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比喻来说明共产党人进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党正是在经常的自我批评中,纠正错误,克服缺点,不断前进。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证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也正因为我们党的—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改正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错误。
坚持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使党的成员永远保持党的政治本色,永远与群众同甘共苦,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优良作风归根到底是联系群众的问题。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与支持;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更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2.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作风上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他还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八十多年来,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和不懈的努力。
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仅通过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党的作风体现出来。党的作风直接反映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纲领和政策,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正确反映。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在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三条义务中还规定:“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党章还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正确运用自己的职权,遵守和维护党和国家的制度,同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作斗争。正是从这个根本宗旨出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人民群众之所以衷心拥护支持党,就是因为党在自己的纲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在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3.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政治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列宁曾经指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执政与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党执政后,一方面获得了利用政权为人民服务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在客观上失去了过去战争环境下的紧迫感。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党内一部分人养成了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的作风,淡忘乃至脱离了人民群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也会反映到党与群众的关系上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仍旧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敌对势力从外部搞垮我们党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脱离群众,自己毁了自己。对于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在我们党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清醒的认识和保持着应有的警觉。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具有空前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广泛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进行。尽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式、依靠群众的方式以及决策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立场、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不能变。
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必须有党的领导,二是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群众。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
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其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忠心耿耿地为群众谋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关心群众利益,了解群众要求,注意群众情绪,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在工作中出主意、想办法、办事情,都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极大的积极性,调动、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凝聚人心,集中民智,是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只有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才能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要着重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党员和干部的应尽天职。二是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三是关心群众冷暖、倾听群众呼声。在涉及群众利益、群众要求、群众呼声的问题上,我们要真正关心,不可漠然视之;要多办好事实事,能解决的问题一定尽快解决;要做好宣传疏导工作,理顺情绪,凝聚人心,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扶贫济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要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三、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年轻干部尤其要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切不可浮躁浮夸。要爱惜人力、财力、物力,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和作风。对于共产党的干部来说,做到体察民情、为政清廉,是最起码的要求。能否做到体察民情、为政清廉,关系到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是否得到落实。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环节。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党群关系问题突出了。如何处理好党群关系,解决好领导和被领导的矛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践证明,哪些干部为政清廉,他们和群众的关系就融洽,即使有些缺点错误,人们也能够谅解;哪些干部贪赃枉法、谋取私利,他们与群众的关系就紧张,对立情绪就大,即使能力再强,人们也不买他的账。可见,为政清廉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只有身洁净,才能腰杆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干部是没有不受群众欢迎的,没有搞不好干群关系的,没有做不好工作的。勤政为民,真抓实干,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品格。只有一心为群众着想、心里装着群众,深入群众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才会把你当作贴心人,信任你、拥护你,你的工作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不深入群众,不关心群众,不给群众办事,只知道命令群众,呵斥群众,做官当老爷,是没有不出问题的。
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党的宗旨,当好公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要正确对待权力,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三是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勤政为民,努力为人民谋利益。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办人民群众之所盼,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四、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有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严重。表现为高高在上,工作飘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能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不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凭想当然和主观意志办事决策,造成严重失误和经济损失;有的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习惯于发号施令,动辄训人,不愿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干部不干实事,对党的决定敷衍应付,得过且过,做表面文章,汇报工作报喜不报忧,不关心群众的疾苦;有的干部主观主义严重,以个人意见和主观愿望代替群众意愿和客观实际,漠视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片面强调领导、专家、能人的作用,颠倒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不能把相信、依靠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使得党群关系方面的问题越积越多。这些不良风气,伤害了群众感情,贻误了党的事业。在工作作风上,群众反映最大、危害最强烈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改进党的作风,必须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党的事业。形式主义的特征是把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工作本身的要求,甚至忘记了工作的目的。比如,有的干部做工作,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有的不深入基层,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和应酬接待;有的忙于应付上级,应付群众,哗众取宠,不求实效;有的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干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把事情办实办好,而是只想为自己谋取个好名声,给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留下个好印象,进而达到其个人目的。因此,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
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原因。首先,形式主义表现为工作作风,根子却在人的头脑中。这就是有些干部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这样的偏差,必然会导致工作目的的扭曲和工作方法的变形,必然会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为了捞取自己所谓的“政绩”、“声誉”等而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从而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其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作风不深入、不细致,满足于听汇报、看简报,缺乏扎实有效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很难发现,更谈不上及时制止和纠正;一些党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多栽花,少栽刺”,不敢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搞形式主义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批评和谴责;一些领导干部民主作风差,听不得甚至压制不同意见和批评,使群众监督难以开展起来。再次,一些部门和单位用人导向出现偏差,不认真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提拔重用了一些不真抓实干、只图个人虚名的人。这样,不但使那些乐于、惯于搞形式主义的人有机可乘,而且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得这些部门和单位的一些干部片面地认为搞形式主义是费力小、“见效快”、名利双收的事情,从而滋长投机取巧心理,在工作中攀比着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形式主义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它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决定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政令畅通,浪费宝贵的资源和时间,贻误发展机遇;它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狠刹形式主义之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加强教育入手,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价值准则,自觉地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铲除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又要充分认识与形式主义斗争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注意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扬民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强化责任追究,从源头上防止形式主义的发生。
改进党的作风,必须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工人阶级政党特有的作风。这种作风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强对群众的感情,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而官僚主义作风本质上是剥削阶级的特有作风,是一种衙门作风。在一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一是高高在上,满足于发号施令,工作浮漂,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群众或基层要办事,往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讲,事难办”;二是对党的决定虚予应付,做表面文章,不务实事;三是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听喜不听忧;四是精神不振,无所用心,不负责任,不求进取,不讲工作效率;五是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滥用权力。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群众观点的淡漠,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思想原因;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是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原因。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影响党群关系,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要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