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树立远大理想,坚持高尚的人生追求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党和国家寄于青年人无比的希望和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应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要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用它来塑造自我,自觉立志献身于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诚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层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当属最高层次;虽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但对每个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而言都应做到,这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当代大学生应把握时代气息,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21世纪的世界,人类历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光彩夺目的新纪元。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世纪之交,既能够领略以科技、经济大发展为核心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又将面对汹涌而来的大变革浪潮。我们既不能随波逐流,无动于衷,也不能沾沾自喜,被胜利冲昏头脑,应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赋予责任的时代。“十六大”号召全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并为我们描绘了21世纪前20年至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青年一代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毫无疑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一个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共同奋进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别沉重的历史重任。因为在我国,知识分子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应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厚望,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付出更艰辛的劳动,从而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青年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忧国忧民、英勇顽强,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青年人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无数青年以热血和生命实践了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人生追求,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任务变了,环境条件变了,自身状况也不相同了,但中国青年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不能变,“心系天下”的使命感不能丢。作为当代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要紧紧把握时代气息,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我们的青春。
二、顺应新时代的呼唤,勤奋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当代大学生肩上的担子可谓特别沉重。这不仅是因为青年是面向未来的,而大学生又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因为我们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条件下从事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的。这一时代特点无疑赋予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以特别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自觉地把祖国的强盛与个人的自我成才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既然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业,首先就必须响应党的号召,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自觉地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严峻而清醒地意识到,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一方面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则要求受教育者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努力的刻苦学习精神,善于把握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使自己尽快地成长,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行列。而且,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即将从事高新科技职业的大学生,更应使自己具有独立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具备更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新技术革命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提出的新要求是客观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学习中我们能否适应这些新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复兴的根本大业。从新技术革命的要求来看,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应注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刻苦学习品性:
第一,要培养更加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一心一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能否抓住这次机遇,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国广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能否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因而,每个大学生必须从国家兴衰、民族安危的高度来深刻认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肩负的这一崇高责任,把个人的一切与祖国的图强振兴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现在二三十岁的青年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要在前人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要培养更加锐意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知识总量的发展速度已迅猛到“爆炸”的程度,有人称为“知识爆炸”。据统计,现时代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约200多万种,即平均每15秒钟出版一种新书。众多的科学领域不断地被揭示出新的层次,创造出新的成果。这种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甚至是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对传统学习中的所谓的“仓库理论”无疑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所以,新技术革命要求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开拓创造的过程,要求当代大学生刻意培养创造型而不是接受型的人才。这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固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但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受教育者在高度的学习自觉性的基础上培养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然,如果只满足于书本所给予的知识是难以使自己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的。
在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要树立一种创新意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面对世界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科技需求,我们的大学生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培养创新能力。
第三,要更加注重培养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社会一方面是一个科学知识不断增长、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社会,另一方面更是这种科学知识已越来越呈加速趋势并向实际生产部门转化的过程。有资料表明,当今时代从科学理论的发明到首次投入应用的周期在急剧地缩短。也就是说,单纯传授或接受现成技术已不适应当代这种技术陈旧周期的缩短和新技术出现速度加快的态势。因此当代大学生固然要努力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运用知识的技能。对于技能型、应用型的大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因为有可能当我们刚刚掌握了现有的知识时,科学技术又飞速地向前发展而使我们的知识变得陈旧了。因而,如果只有一些书本知识而没有使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同样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注重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应成为适应新技术革命要求的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必须善于在新技术革命这一伟大实践中进行学习,在促进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所造就。
三、实现人生价值,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江泽民对当代青年曾提出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的十六字希望。这可以说是集中概括了党对我们的这一代大学生成才之路的具体要求。
“热爱祖国”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能够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愧于这个时代对青年的期望。“热爱人民”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当中,永远站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一边,一定要立志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要与那些脱离群众、背离群众根本利益的现象作坚决地斗争。“志存高远”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发展,看待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论出现多少曲折和困难,都要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胸怀宽广”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从世界潮流的全局来看问题的眼光,把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事情放到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当中进行观察。同时,也能够历史地、宏观地对自我人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气质和胸怀,做到既有宽阔胸怀又有务实作风的统一。
我们要把“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我成才的基本价值原则予以恪守。虽然“祖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必须对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一切寄予美好的情怀。这种感情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定居的乡土和亲人们的依恋之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化、民族传统、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另一方面,更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对自己祖国的无比忠诚和在必要时甘愿为祖国的富强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献身精神。
“服务祖国”在现时代的基本内涵是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联系起来。这个境界的基本要求是: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自觉学习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和发展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抵制和清除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谋求祖国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法劳动及其他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方式,满足个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等等。
我们也要把“服务祖国”与“服务人民”的要求内在统一起来。虽然“人民”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泛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但是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人民的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这永远是我们作为个体所必须服务的对象。
“服务人民”的境界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社会主义人生观从来都是把人生的价值奠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把为人民服务看作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荣誉。也就是说,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当代大学生应当追求的理想人格。在我们将来的成才之路上,由于社会分工和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别,贡献也有大小不同,但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尽己之力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应有的成绩奉献给人民,这样的人,就如毛泽东称赞的那样,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正因为如此,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当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更多地偏向于个人利益的倾向是错误的;个别人在利益选择上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偏颇,更是令人担忧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着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学生更加重视实现自身价值的倾向是无可非议的。应该说,同过去长期轻视个人自身价值的情况相比,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只有青年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如果脱离社会发展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盲目追求个人发展的所谓自身价值,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自身价值的真正实现。事实上,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正是通过“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成才之路才使自我人生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
总之,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应当自觉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到政治过硬、坚定信念;刻苦学习,自觉锤炼;品德优良,人格完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贡献青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2.如何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本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