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把这个理论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此同时,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这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后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阶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依据这个理论和路线,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回答和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十三大到十四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阶段。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这篇重要谈话中,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重要的理论观点包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关于台阶式的发展战略;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出的理论回答,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使这一理论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形成的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其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通过改革解决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的基础上,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还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战略。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问题上,强调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党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宗旨,只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奋斗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大局。
这九个方面的内容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当然它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述是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自始至终贯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始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党的路线和全党的工作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新的思想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坚持根据我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和政策,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制定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僵化观点,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教条化的倾向,坚持“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失误,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说到底也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理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对一切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他都始终不渝地进行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他又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断地把这个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领导全党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有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科学论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邓小平针对人们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的困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本质上作了一个科学的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及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价值,提供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正确分析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精心设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时,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密切注视着国际上的一切动态,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了三方面的新判断:一是正确分析了当前的时代特征,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改变了过去一直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判断。二是正确地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关起门来都不能求得自己的发展,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纪不变,下世纪也不变;三是紧紧把握住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一定要把科技、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总结近20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和失败的历史经验,总结国际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哲学基础,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为主题,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等问题。这既表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性,也表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